太极,我拿什么奉献给你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陈乃光 2021-01-30 阅读: 3206 次
人人都说太极拳好,但凡练太极之人,无论时间长短,都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。记得有一首《奉献》之歌,其歌词这样写道:“长路奉献给远方, 玫瑰奉献给爱情,白云奉献给草场, 江河奉献给海洋,白鸽奉献给蓝天, 星光奉献给长夜,雨季奉献给大地, 岁月奉献给季节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,我的爱人,我的朋友,我的小孩, 我的爹娘……”我知道,这是心与心的碰撞,是情与情的纠缠,是感恩者的一种内心独白,是对恩赐回馈的一种思考,是对勿忘奉献者最深情的一种情怀。此时此刻,我的耳旁仿佛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:太极,我拿什么奉献给你?是啊,我拿什么奉献给你一一我的太极!
 
太极,你许以快乐相随,我必以虔诚之心与你作伴。要知道,人在快乐的时候,大脑会分泌多巴胺“益性激素”,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,产生快感,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,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、平衡,促进健康。那么,我们在生活中,应该如何做,才能更多的分泌快乐的“益性激素”?“快乐练拳,练拳快乐”,就是一条最理想的路径。
 
练习太极本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情,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好坏贵贱之分。无论我们选择何门、何派,也无论是打竞赛套路,还是传统的,最显著的特点就是,每当盘运拳架时,都能把快乐融入其中。练着练着也渐渐明白,真正的好并不是在于有多出名,练习的人有多少,而是在我们的心里,在我们的生活里,它是否对我们有帮助,是否让我们变得比以前更好,是否有合适的人一同修习太极,是否用太极修正我们的那颗心。
 
古语有云:“学太极拳不可不敬,不敬则外慢师友,内慢身体,心不敛柬,何能学艺。”就是说,要学练好太极拳必须要有种敬畏之心、虔诚之意。敬,敬师,敬艺,敬道。艺受之于师,受师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 
 
几年的太极生活,让我渐渐明白,对太极是否具有感恩、虔诚和敬畏之心,是衡量一个习拳者有无正确的太极观,以及检验对太极喜爱、痴迷程度和一辈子太极信念的唯一标准。只有自己钟情于太极,才会感到很幸运、很幸福;只有真正拥有一套太极,才会在习练过程中静享时光、聆听岁月,体味到匆忙的生活中一份难得的舒适。只有让太极真正成为自己热爱生活的一个专利,才会切实感受太极带来的乐趣,收获一份喧嚣生活里的淡然心境,过上太极赋予自己想要的幸福美满人生。
 
太极,你许以智慧润泽,我必以反躬自省实现知行合一。人需要并且能够凭智慧去生活,也需要并且能够以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美好的人生。在太极圈中,常听到这样一句话:一套拳,开始一个清新的早晨;一套拳,度过一个闲淡的黄昏。我倒认为:一套拳,就是一个人自我醒悟的过程。
 
实际上,我们认识自己就是一种“反躬自问”的精神,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产物,人是理性的,但又是不完美的,所以在每日的生活中应不断追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合理,每天打拳就是最好的检验。
 
儒家认为,自省应是自觉的,而不是表面应付的;应是主动的,而不是被动的;意在塑造理想的人格,克服人性弱点。这就是说,反省本身有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它需要勇气,它要求自剖隐痛,有时还事关人格与尊严。
 
平时,我们打太极拳,常常把习练太极当成是与自己身心在对话,与思想、行为在做直接交流和沟通,许多不便说与他人听的话,都可以说与自己听,或扪心自问:我为什么会这样?原因何在?如何更正?然后,找出解决的办法,以求不断完善自己。
 
事实上,太极拳就是在动静相宜中激发人的潜能,让人在大自然中体悟那种寂静与知行一体。看似行一套拳,实际上它能鼓荡行意、抚慰所有的感官、愉悦我们的灵魂、鼓舞我们奋发前进的斗志。
 
归根结底,自省就是“修身之本”,也是一种严谨的“日常工夫”。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,即需要时时刻刻自我检点,对于大事小事都应该自我剖析。这就好比我们行拳盘架,每一次运拳的感觉如何,都需要自我去体悟、心悟,不断找毛病,并以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,容不得半点疏忽。惟如此,拳技才会得到精进,也才会真正实现知行合一。
 
太极,你许以哲学思维,我必以修身养性力求独善其身。我理解的太极哲学思维,就是在太极的阴阳之理中寻找它的真谛,它的内涵,以及它赋予人类的一种精神。天地之间,世界之上,万物与机缘,无时无刻不在变化。树木花草,山岳楼台,看似静止,实则在动之中。俗语说,只有“变”是不变的。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,用拳演练出来,主张“以意导气,以气运身”,注重阴与阳、虚与实、进与退、开与合、上与下在拳中的反复运用。
 
我们练拳的目的何在?看似在练拳,实际上是在练自己。练拳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,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,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,让太极生活化,不断完善自我,从而达到修身养性,独善其身。
 
从修身养性上来说,太极拳的弧线运动可使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动起来,再经过长时间习练,达到自然淡定、神气内敛、体松劲柔,操之能使气血流通,身心舒畅,无激烈之弊,运气沉而不浮,敛而不露,凝而不滞,连续不断,无嚣躁之弊,此其修身也。而从养性上来说,太极拳中的弧线运动,使练习者逐步从一个心情燥乱的人慢慢过渡为神安气宁。
 
运用在日常生活中,就是要委婉圆滑,正如弧线运动一样,做事分得清轻重缓急,处处给人留有余地,大事化小、小事化无,天地之间,唯有双手所画之圆旋转,将尘世间一切纷争、喧嚣化于这太极之混元。
 
这就是说,修身养性,独善其身,首要的是认清自己。正如《道德经》中老子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,大多数人都要在人生路上经历不同程度和挫折,才能逐渐懂得和践行自知之明的道理,逐步找准自己的位置。当然,认清自己,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,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。高估自己容易妄自菲薄,低估自己又可能裹足不前。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,把握好自我评价的尺度。
 
太极,你许以健康养生,我必以感恩之心寻经问道。健康,是个永恒的命题,也是人在生命中的永恒约定。许多事实告诉我们,在这个精彩的人世间,好好利用你的时间享受生活,即使不能长命百岁,咱也要活得有滋有味,就算不能尽善尽美,咱也要做得无怨无悔,不让遗憾继续增添,要尽心尽力去活好每天。
 
运动与健康是一对科学命题,备受世人关注。而对于我们这些人,只要走出家门,拥抱大自然的那一刻,仍然钟情于太极,愿意选择太极,倾心修炼太极呢?
 
太极不仅强调肢体放松,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,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,在一意一念、一举一动,随心所欲以及在自我控制之中提升个人修为,以达到养生健身、防身技击的效果。
 
常年习拳者都有一种深切感受,只要与太极相伴,心就会感到平静安逸,思想便不再迷茫,人变得更有精气神,浑身就充满力量,灵魂也会变得清澈透明。
 
习练太极还有一个显著特点,那便是:太极有利于心态平衡,只要每天坚持练拳,它就可以使我们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,慢性病得到改善,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。我觉得,这就是我们太极人的太极情怀,太极初心,也是太极人最好的寻经问道。
 
太极,你许以人文情怀,我必以文化积淀滋养拳艺。太极拳不仅仅是运动,更是文化,在身、心给予人修养,提升人的生命境界。经常练太极拳,并练通太极拳的人,会不断改善并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,由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,这就是太极的人文情怀。
 
习练太极拳,当明白自己是一个懂得太极精神的人。人们常说,要习练好太极拳,必须知太极术,明太极理,悟太极道。这里讲的所谓的“术"、“理"、“道"就是“谦和、自信、包容、和谐、至善"的太极精神。太极博大精深,其哲理与人生息息相通,感悟太极,如感悟人生。
 
在太极的世界里,所构建的是一个人内心中最真实、最纯净的生活学。很遗憾的是,特别是对古老的东方文化,它的精髓、思想内涵、修炼层次,并非每个人都了解。虽学练者众,但画虎类猫,人云亦云者也多,真正能登堂入室者寥若晨星。
 
事实上,许多习练太极拳者只为强身健体、养生健身,未能在习练过程中从文化、哲学的高度来深悟其精髓、觅得真经。重外形不重内涵,重拳势不重拳理,确实有违太极的宗旨要义。太极拳之所以流传几百年,且能风糜世界,不仅仅是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美妙、功法功用吸引人,更重要是能让人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去认识它、了解它、感悟它、把它与人生溶为一体,参透生命,看开人生,进入太极无尚境界,或许这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最迫切的需要。
 
太极是一种文化、一种宇宙观、一种世界观、一种人生观,学会太极,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。太极拳名家陈发科曾说过:“为人之道,以忠实为主;处世之法,以谦和为主。不忠实则无信用,不谦虚则难以进步,不和气则无朋友。”由此可见,一个懂得太极的人,必定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,也一定是一个既懂生活又有文化的太极人。
 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