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松沉降低身体重心能更稳打拳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admin 2019-03-05 阅读: 5535 次


 

对于太极拳初学者而言,理解认识与身体重心有关的练拳问题,是有好处的,练功习拳少不了虚实转换,也少不了重心移动。身体重心稳固了,就能得机得势。倘若重心失中,即不得机又不得势。重心与虚实关系密切,虚实能变换无常,重心则不然。虽能移动,但不可轻举妄动。太极拳锻炼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,就是千方百计使自身能做到随遇平衡,怎样情况都能使自身沉稳、灵活、平衡。为此就要不断调整重心,调整重心的支撑点(步型、步伐),而且要注意调整各个局部环节,协调重心与整体平衡的关系。

 

人体的重心指人体重力的作用点,重心线就是通过人体重心向地面所引出的一条垂直线。人体重心不像物体那样恒定在一个点上,人体重心并不特指身体上某一个固定点。据测定,保持基本立势(解剖姿势)的人体,人体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厘米处。由于性别、年龄、体型不同,人体重心位置略有不同,一般男子重心位置的相对高度比女仔高,自然站立时,男子重心高度大约是身高的56%,女子大约是身高的55%,这是因为女子的骨盘带较大。儿童的头和躯干的质量相对大一些,则身体重心相对高度比成人高些。由于体现的不同也略有不同,上、下肢的长短,身体的胖瘦等都影响重心的位置。在太极拳运动中,由于身体姿势的变化,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,这种变化对运动技术动作的影响较大。

 

重心高低对稳定性也有影响。一般地讲,重心越低,稳定性就越大;重心位置高,稳度小。要使动作稳度增大,应该降低重心。人的肢体运动之所以会引起人体重心位置的变动,是因为人体的任何局部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,换句话说,人体的重心实际上是人体各个环节重力的合力作用点,或称之为人体总重心。比方说:手臂上举,重心升高;体后伸,重心后移;下蹲,重心下降;向左体侧屈,重心左移;习拳者的重心都会随姿势动作变化而改变。

 

冬天,有些年纪较大的人弯腰曲腿,在冰上小心翼翼行走,那是为了降低重心,避免滑倒摔跤。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道理,对悟拳是有启迪的,扳不倒不倒翁的奥妙是这样:不倒翁身体的下部有一个很重的物体,上部几乎是空的,因此它的重心很低,将不倒翁扳倒后,由于重力作用就会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,所以扳不倒。打拳时松肩垂手、沉肩坠肘、含胸拔背、虚胸实腹、气沉丹田、松腰塌胯、尾闾下坠等从上往下不停运动的松沉态势,其目的一是为了节节贯串的松沉到脚底,二是为了降低身体重心能更稳的打拳。比方说气沉丹田,不单是积累内气而成内劲的功夫,还可以降低重心而提高下盘的稳固性。站立不稳的情况分为两种,第一种情况是别人从外形姿势动作就可以看出站立不稳了;第二种情况是别人从外形姿势动作上看不出站立不稳,只有自己才感觉到站得不够稳,较为勉强。

 

打拳练到左右分脚、蹬脚、金鸡独立的拳势动作时,对于初学者而言,不少人是单腿脚站得不够稳的。站得不够稳的原因有几方面的,比如生理方面的老化问题,又如环境噪声干扰心理情绪,再如晚上打拳会因光线黑暗影响到小脑控制人的平衡系统而站不稳,等等。然而,如是虚领顶劲又松腰塌胯、圆膝的松沉到脚底,那么腿就有力,脚就有根,还是能提高实腿脚的稳度,功效是明显的。虚领顶劲与松腰塌胯是一对沉顶对拔松开的劲儿,松腰塌胯时,腰胯是顺着松沉之势把身体重心降低一点的,手摸臀部沉甸甸就知道了;与虚领顶劲联系在一起,有助于提起精神和身体平衡。不宜把腿挺直,而是圆膝的腿稍弯。何为圆膝练法?就是腰胯往下松沉多少,膝就恰到好处的屈弯多少,圆膝既能较好的传递劲力又能有效降低身体重心。值得注意的拳病是:倘若膝屈弯过少,就会顶住腰胯的松沉下不来;倘若膝屈弯过多,就会断劲的把腰胯沉劲压在膝而落不下来到脚底。

 

 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