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拳悟道,我的太极缘

来源:本站   作者:廖超国 2019-08-07 阅读: 4946 次

   我与太极拳沾上边,完全是一次偶然。但进入之后甚至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太极拳。因为从中悟出的道理于我的整个人生都受益非浅。之前,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阅读和写作好静的人,虽也有一些体育爱好,比如偶而在周末去游游泳,打打羽毛球,更多的还是饭后散散步。想都没想过去学习打太极拳。以为那是老年人的活动。虽然自己年纪也不轻了。但对那没甚兴趣。

   单位工会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,请了一名老师专门来为大家教学太极拳。每周一和周三晚安排两次,机关里大约有30多人参加学练。开始时候,我因为不感兴趣,也没去参加。分管工会的领导和我一样都是异地交流来的,几次拉我去参加,我都没去。后来有一次,他说你不学陪我去看看总可以吧,碍于面子,在人家已经学了杨式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六个拳式后,终于在他的劝说下去参加了一次。

   练习的场地就安排在单位的一间大会议室。明亮的灯光下,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,在音乐的伴奏下一招一式的学着。队伍的前头,是一位身着太极拳服的老师,正带着大家练习着。看见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跟着老师比划的练着,虽学的时间不长,却也有模有样。特别是那老师的动作柔美飘逸、连绵不断、急缓相间、行云流水。看一眼就把人的目光吸引过去,感觉就是一种美的欣赏。那氛围的感染突然调起了我想去了解太极拳的兴趣。那以后我便参加了习拳。留意有关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和信息。跟着老师坚持学完了杨式24式太极拳。还能自觉保持时常自己练习的习惯。

  在习拳的过程中,由完全不懂到慢慢明白了一些,经历了了解、学练、体悟几个环节。最后能有初步的认识,悟出其中的一些道理。

  初习太极,以为只是活动活动身体,打发打发时光。但进入其中,习练一段时间后,才渐渐明白并不是想像的那样,入其里则发现别有洞天。
   
   太极拳,拳是表象,太极则是实质。太极所要求的是上善若水,大而深广。其形式突出的是形、气、意、神、韵五大意境。实质则讲究阴和阳、静和动、柔和刚、虚和实、浮和沉五大平衡。形是指活动肢体,训练姿形,其动作体松动柔,自然淡定。气是通畅脏腑,运行气血,其运气沉而不浮,敛而不露。意是闲定心智,坚定意志,其表现镇定自若,不躁不乱。神是出神入化,恬然自如,其特征精气内敛,神定气闲。韵是身心致韵,高度契融。其境地天圆地融,己化于中。

   太极拳是强身健体拳。其突出松静和柔慢,讲究导引和吐纳,放松肌肉,通畅经络与血脉,入里出表。一动无有不动,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,气达四梢。太极拳的堋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肘、靠、前进、后退、左顾、右盼、中定等八门五步十三势之传统功法无不起着运动全身经胳、血脉、脏腑、肌肉、关节的作用。太极运动虽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,但若持之以恒的坚持,却是强身健体的妙方。

   太极拳是修心养性拳。太极者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,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,一阴一阳为之拳,习太极拳让人处静而应动,遇事镇定自若,把握事物的顺逆、进退、方圆、虚实、刚柔、开合、承启实质,以慢、柔、轻、匀为方法,舍己从人,修已达人,中正立身,升华自我。

   太极拳是思想智慧拳。太极拳如拳中《周易》,其里蕴藏无尽之精华,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智慧。是中国文化之精髓。其表达的身心相合,悲慈智勇,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,松静同阔,内外兼修,文武兼备,阴阳求中的思想,充满着丰富的哲理内涵,有人称为哲拳。你感悟越深,则发现越多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入其表只见其形,入其内可觉其质,入其髓,方显其神。

   太极拳的智慧思想其主道家一脉,旁及儒、释。是老黄哲学在拳上的体现。静中常养灵虚气,动时绕有盘空意,讲求以静制动、以柔克刚,以慢胜快。此中包括心性、传授、学养、器识、悟性、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学养。通过习拳修炼而可致人生太极化,即灵活精明的太极头脑,妙手空空的太极手臂,沉稳轻盈的太极腿脚,韧性柔和的太极身姿,轻巧沉着的太极状态,外柔内刚的太极气质,中庸通达的太极智慧。从而更多地指导我们把握日常的为人处世之道,教导我们拿捏人生之度的艺术,启迪我们真正理解中庸这一人生最崇高智慧。引领我们进入人生修炼的新境地。

   生命之道既不在于运动,也不在于静止,而在于动静结合。日常生活中,大多数人总是过分强调生命在于运动。把运动锻炼当成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和习惯。但也有人推崇龟息法,强调生命在于静养。但生命之道的根本不是极端的唯运动论或龟息法。生命之道的根本在于,该动则动,宜静则静,动静结合。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动,什么时候该静,动静相宜,你就把握了生命之道。

   生活之道既不在于奉献,也不在于索取,而在于取予之间。人类的道德教育和要求我们都做圣人,其实每个人都做不了圣人,作为凡人的我们不可能只求奉献,而不计回报。人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动物。他会在意收获和付出的关系,会在收益最大和成本最小之间作选择。但社会的平台也多少遵循价值规律,你不为人,人也不会为你。所以生活之道告诫我们,要想生活的如意,就必须既不能一味只作奉献,更不能只求索取。要在奉献和索取之间掌握平衡,把握好取与予的度。

    立身之道既不在于聪明,也不在于糊涂,而在于中庸之度。人人都想成为聪明人,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傻。但是聪明人最终往往被聪明误。聪明过度便成精明,而精明人一般都因太明白,过于清醒的人别人不愿与之交往,自己活得也无趣。水清无鱼,人察无徒。什么事情都明白了,生活到哪里去寻乐趣。所以,快乐的立身之道是一半清醒,一半糊涂。用包容的眼光看待人生,用幸福的脚印丈量生活,就会少去许多烦恼,而步履轻盈。

    处世之道既不在于得到,也不在于失去,而在于得失之间。人世间的事,得失最让人纠结。人生放不下的也在于得失。人若能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,不说你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,至少你可以做到豁达无忧。

    练拳须明理,理通拳法精,练拳的过程是一个了道、明道、悟道、证道、得道的过程。学拳健身,身强为本,习拳悟道,道明人慧。当你做一件事,能从其中找到了这件事物之外的意义时,做这件事的乐趣和意义就不一般了。事物更大的意义在于事物本身之外的引领和升华。习拳便是如此。

武道网商务合作

QQ:1295179977